时间: 2025-04-28 08: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8:22
词汇“叹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或专业术语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假设“叹重”是一个组合词,由“叹”和“重”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叹重”可能指的是因某事非常严重或重要而发出的深沉感叹。
由于“叹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常用词汇“叹”和“重”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叹重”可能被用来强调对某事的深刻感受,尤其是在面对重大损失或重要决策时。
由于“叹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但如果某人在生活中经历了重大的变故,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叹重”来增强对某个主题的深刻表达,例如:
在这寂静的夜里,我叹重于生命的无常,
星辰闪烁,见证了无数的开始与结束。
由于“叹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找到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情感和意义。
“叹重”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