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0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04:20
卫士:字面意思是指保卫、守护的人或物。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负责保护他人、财产或某种价值的人,如士兵、警察、保安等。
卫士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卫”意味着保护或防御,“士”通常指人或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负责保护的人。
在许多文化中,卫士被视为英雄或值得尊敬的角色,因为他们承担着保护他人的重任。在社会背景中,卫士的存在增强了人们对安全的信任感。
卫士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尊敬感。它让人联想到勇敢、忠诚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他是一名退休警察,经常帮助社区维护安全,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社区卫士”。
诗歌:
在夜的帷幕下,卫士挺立,
星光为伴,守护着安宁。
忠诚的心,不畏风霜,
卫士之名,永存于心。
视觉:想象一位身穿制服的警察,手持警棍,站在街角,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听觉:听到警笛声或军队的号角声,让人联想到卫士的存在。
在不同语言中,卫士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保护和守护。例如,英语中的“guard”和“protector”,法语中的“garde”和“protecteur”。
卫士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保护和安全,还象征着勇气和忠诚。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