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15
词汇“坏土”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它。
“坏土”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质量差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或生长的土地。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能指任何质量差、不适合使用或有害的物质或环境。
由于“坏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农业领域,它可能指贫瘠或污染的土壤。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环境的不良状态。
由于“坏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坏”和“土”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土壤的质量差。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坏土”可能被用来强调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的问题,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坏土”可能给人带来负面情感,如担忧、失望或愤怒,因为它涉及到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由于工业污染或不当农业实践导致的坏土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将“坏土”比喻为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或人的内心世界的不健康状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坏土”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质量差的土壤或环境。
“坏土”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关注土壤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相关问题。
1.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