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4:52
垂手而得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得到或完成。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成果可以轻易获得,无需付出太多努力或代价。
在文学作品中,垂手而得 常用来形容主角的幸运或某种机遇的轻易获得,有时带有讽刺或批评的意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小便利或意外收获。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分析中,可能用来描述某种资源的易得性或市场的低进入门槛。
“垂手而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字面上的“垂手”指的是手自然下垂,形象地表达了无需特别动作即可获得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用来形容事情的容易程度。
在传统文化中,垂手而得** 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依赖家庭背景或不劳而获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描述某些社会不公或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轻松和满足,因为它描述了一种无需太多努力即可获得成功或满足的状态。然而,它也可能引起一些负面联想,如不公平或懒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机会似乎是垂手而得的,比如通过朋友介绍获得的工作机会。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垂手而得,岁月静好,心随风飘。”
视觉上,垂手而得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轻松的场景,如一个人在果园中轻松摘取成熟的果实。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松愉快的音乐,如轻快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iece of cake”或“easy as pie”,都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容易。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很常见,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轻松获得事物的共同认知。
垂手而得 这个词汇在描述事物的易得性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轻松和便利,还可能引发关于公平和努力的深层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现象。
那个姿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