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0:31
“反覆无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行为或态度反复变化,没有定性。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缺乏稳定性,经常改变主意或状态,给人不可靠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反覆无常”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小说中的某个角色可能因为内心的矛盾或外界的影响而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不稳定性或不可靠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些行为模式或决策过程的特征。
同义词:变化无常、反复不定、摇摆不定 反义词: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变化无常”更强调变化的速度和频率,而“反覆无常”则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
“反覆无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不稳定性。
在**文化中,稳定性和可靠性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反覆无常”这个词汇往往带有负面评价,被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一致、不可靠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这种性格特点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人联想到不可靠和不确定性。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的工作态度和决策总是反覆无常,这给团队合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并警惕这种性格特点在团队合作中的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心,如秋风中的落叶,反覆无常,飘摇不定。”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风中摇摆的树叶或海面上起伏不定的波浪。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断断续续的风声或海浪声,传达出一种不稳定和变化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pricious”或“fickle”,它们也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不稳定性。在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性格特点的评价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它不利于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合作。
通过对“反覆无常”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时,强调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有效地传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信任感。
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嗳呀!你们底感情,真是~。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