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09:50
“万古常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永远都是新的”。它形容某些事物或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新鲜感和重要性。
在文学中,“万古常新”常用来形容经典作品或伟大思想,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万古常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持久赞赏,例如“他的创意总是万古常新”。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艺术,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某些理论或作品的持久影响力。
同义词“永恒不变”强调的是时间的无限性和稳定性,而“历久弥新”则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反而更加新鲜。反义词“昙花一现”和“过眼云烟”则强调事物的短暂性和易逝性。
“万古常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学作品或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哲学领域。
在*文化中,“万古常新”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经典”概念相联系,强调经典文献的永恒价值和教育意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鼓励创新和持续学,强调知识和思想的不断更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仰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历经时间考验仍能保持其价值和影响力的事物,激发我对持续学*和创新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万古常新”来形容那些我非常敬佩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古常新的诗篇,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本古老的书籍,封面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知识的永恒。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典音乐,旋律穿越时空,依然动人心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imeless”或“evergreen”,它们都强调事物的永恒性和持续的新鲜感。
“万古常新”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永恒价值和持续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对那些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事物的敬佩和赞赏。
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
4.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