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32
案情:指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案件的性质、涉及的人物、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经过的详细过程以及相关的证据等。
案情一词源于汉语,由“案”和“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案”指文书或案件,“情”指情况或事实。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案情逐渐成为法律术语,用于描述案件的具体情况。
在**,案情常常与法律公正、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公众对案情的关注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法律的尊重。
案情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紧张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法律和正义的问题。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律师、警察和犯罪现场。
在日常生活中,案情可能出现在新闻报道、法律咨询或个人经历的法律纠纷中。例如,当朋友讨论最近的法律案件时,案情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诗歌中,案情可以被用来象征正义的追求:
在法律的天平上,案情如星辰般清晰, 每一细节,都是正义的见证。
案情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声,律师的辩论声,以及紧张的氛围。视觉上,可能想到法庭的布置,律师的文件和证人的证词。
在英语中,案情可以对应为“case details”或“case facts”。不同文化中,对案情的关注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法律和正义的重视。
案情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是理解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关键。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展示了其多功能性和重要性。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案情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