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8: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45:38
词汇:[生词]
由于“生词”是一个非常通用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熟悉或不理解的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新的、未知的单词。
“生词”这个词源于汉语,由“生”和“词”两个字组成。在语言学习中,它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描述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
在教育文化中,生词是学习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生词可能带来挑战和挫败感,但同时也激发了好奇心和学习的动力。它象征着成长和知识的扩展。
在我的英语学习旅程中,生词是我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每次遇到生词,我都会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它们是我进步的标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词”:
在词海的岸边,我拾起一枚生词,
它闪烁着未知的光芒,引领我探索深邃的语境。
生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本打开的字典,或者是课堂上老师讲解新词汇的声音。
在英语中,“生词”可以对应为“new word”或“unknown word”。在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处理生词的方法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生词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扩展,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标志。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生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