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2:16
狮子大开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狮子张开大口,比喻人要求极高或索要巨额财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谈判或交易中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或过分,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贪婪或不合理的角色行为,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常用它来批评或讽刺那些过分索取的人。在商业谈判或法律诉讼等专业领域,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对方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同义词:漫天要价、过分要求、苛刻条件 反义词:合理要求、适度索取、公平交易
同义词中,“漫天要价”强调的是价格上的不合理,而“过分要求”和“苛刻条件”则更侧重于条件或要求的过分和苛刻。反义词则强调了合理性和公平性。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狮子张开大口的形象,用以比喻人的贪婪或过分要求。在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历史较长,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在不断扩展。
在**文化中,狮子通常被视为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因此,“狮子大开口”这个成语也隐含了一种对权力滥用的批评。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合理的期望和要求,避免过分贪婪。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贪婪和不合理的行为。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利用权力或地位索取不正当利益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商业谈判中对方狮子大开口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让人感到不快,也破坏了双方的信任和合作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将“狮子大开口”融入描述贪婪的场景,如:
贪婪的商人,狮子大开口,
金银财宝,尽入囊中。
正义的天平,倾斜不公,
世人皆叹,何日能平?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只狮子张开巨大的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种形象与贪婪和不合理的要求相呼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狮子咆哮的声音,象征着强硬和不妥协的态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k for the moon”或“demand the impossible”,都表达了类似的不合理或过分要求的含义。
“狮子大开口”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含义深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不合理行为的批评和不满。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
价格这么高真是~。
1.
【狮】
犬生二子称“狮”。
【引证】
《广韵》-狮,犬生二子。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5.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