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00
“入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物或某人引起注意,给人留下印象,或者看起来令人满意、赏心悦目。字面意思是指进入视线范围,引申为被注意到或被认为好看。
“入眼”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入”和“眼”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即进入视线。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红楼梦》中就有“入眼”一词的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物理上的进入视线,还扩展到心理上的印象和感受。
在**文化中,“入眼”常常与审美观念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入眼”的理解和应用也会有所变化。
“入眼”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和愉悦的体验。在表达时,使用“入眼”可以传递出对某物的喜爱和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入眼”来形容我喜欢的电影画面或者朋友的装扮,表达我对这些事物的欣赏和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入眼,心随景动,情随花开。”
结合图片,“入眼”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色彩鲜艳的画作;结合音乐,可能会让人想到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在英语中,与“入眼”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ye-catching”或“pleasing to the eye”,它们在表达上有所相似,但“入眼”更侧重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含义。
“入眼”这个词汇在中文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还涉及心理上的评价和情感上的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入眼”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