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9: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9:21:01
“乘人之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趁着别人遭遇困难或危险时加以利用或伤害。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人品不端,行为卑劣。
“乘人之厄”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描述不道德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和“互助”,因此“乘人之厄”这样的行为是被广泛谴责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仍然被视为不道德和不可接受的。
这个成语通常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感反应,如厌恶和鄙视。它让人联想到自私、冷酷和缺乏同情心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些人在朋友或同事遇到困难时采取不支持甚至利用的态度,这种行为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他人之厄时,勿乘风浪高,心怀仁义者,方得世人褒。”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跌倒时,不仅不扶,反而踩上一脚。这样的画面会让人感到心寒和愤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kick someone when they're down”,意思是在别人低谷时打击他们,与“乘人之厄”有相似的负面含义。
“乘人之厄”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提醒我们在他人困难时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利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批判不道德行为。
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厄】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 、 《苍颉篇》-厄,困也。 、 《诗·谷风》笺-厄难,勤苦之事也。 、 《易·解注》-能济其厄涣。 、 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
【组词】
厄气、 厄难、 厄困、 厄苦、 厄急
为难;迫害。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
【组词】
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