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31:47
“万乘之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拥有万辆战车的君主。在古代,战车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万乘之君”通常用来形容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统治地位的君主。
在文学作品中,“万乘之君”常用来描绘历史上的伟大君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强调他们的权威和统治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文学评论中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这个词汇用于学术讨论,描述古代帝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
同义词中,“霸主”强调军事和政治的霸权,“帝王”和“君主”更侧重于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统治者”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不限于君主。反义词则强调与君主相对的普通民众。
“万乘之君”源自**古代的军事和政治制度。在周朝,天子的军队由六军组成,每军有千乘,共六千乘。后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也能拥有万乘的军队,因此“万乘之君”成为形容强大君主的词汇。
在**古代社会,君主的权威和军事力量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因此,“万乘之君”不仅是一个军事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和文化象征,代表了国家的强大和君主的至高无上。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严、权威和力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宏伟宫殿、壮观的阅兵仪式和君主的威严形象。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万乘之君”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军事结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乘之君,威震四方,铁骑如云,剑指苍穹。”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君主站在高台上,身后是成千上万的战车和士兵,旌旗飘扬,战鼓雷鸣,这正是“万乘之君”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mperor with an army of thousands”,强调的是君主和其庞大的军队。
“万乘之君”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古代君主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不受于褐宽之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陛下作中华之主,为~,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
1. 【万乘】 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 指帝王,帝位; 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