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6:21
词汇“山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山砌”可以理解为用石头或其他材料堆砌成山的形状或结构。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
“山砌”的字面意思是用石头或其他材料堆砌成山的形状或结构。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人造的山形景观或建筑。
由于“山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如园林中的假山。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山砌”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对自然山脉的模仿和人工堆砌的行为。在古代,人们可能为了园林美学或风水需要,创造出类似山的结构,从而形成了这个词汇。
在**文化中,假山(一种常见的山砌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景观,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如风水和自然和谐的理念。
“山砌”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园林、古朴的建筑和自然的美学。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自然和人工结合之美的欣赏。
由于“山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砌石阶,曲径通幽,一步一景,心随景移。”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精心设计的假山景观,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到流水和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日本的枯山水,虽然不是山砌,但也是一种对自然景观的抽象和模仿。
“山砌”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主要集中在对自然山脉的人工模仿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和艺术领域,了解这样的词汇仍然有其价值。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砌】
指戏剧。
【引证】
陶宗仪《辍耕录》-诸杂砌:《摸石江》、《梅妃》…。
串演。
【引证】
汤显祖《牡丹亭》-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锦西湖上马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