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0:54
山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山中的路程”或“穿越山区的旅程”。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山区行走的距离或经历,有时也用来比喻艰难或漫长的过程。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山程”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艰辛旅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穿越的千山万水。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山程”来形容某项任务的艰难或复杂,例如:“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山程。”
专业领域:在地理或旅游领域,“山程”可能特指山区徒步旅行的路线或计划。
同义词:山路、山径、山道 反义词:平途、坦途
“山程”一词源于汉语,由“山”和“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文化中,山程常常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相联系。它象征着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情感反应:山程给人以挑战和冒险的感觉,同时也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联想:想到山程,可能会联想到崎岖的山路、清新的空气、壮丽的风景以及旅途中的人和事。
在个人经历中,山程可能是一次难忘的徒步旅行,或是生活中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
诗歌: 山程漫漫,心随云飘, 脚步坚定,梦在前方。
故事: 在那个遥远的村庄,有一个传说,关于一位勇士如何穿越险峻的山程,寻找失落的宝藏。
视觉联想:山程可能让人联想到蜿蜒的山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 听觉联想:山程的脚步声、鸟鸣、风声,都是与之相关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untain journey”或“trek through the mountain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艰难和美丽的感觉是相似的。
通过对“山程”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引证】
《礼记·月令》-按度程。 、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