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9:57
从祖祖母:这个词汇指的是一个人的曾祖父的妻子,即曾祖母。在家族关系中,她是一个较为遥远的亲属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从祖祖母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家族的历史或传统,尤其是在强调家族血脉和传承的情节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家族树或历史时。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家族史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更为常见。
同义词:曾祖母、高祖母 反义词:从祖祖父(曾祖父)
从祖祖母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从”表示亲属关系的远近,“祖祖母”则是对曾祖父妻子的称呼。在古代汉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非常详细和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较为复杂的称谓逐渐简化,但“从祖祖母”这样的词汇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含义和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对家族成员的称谓也非常细致。从祖祖母**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长辈的敬仰。
提到从祖祖母,可能会联想到家族的古老故事、传统和智慧。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家族历史的敬畏。
在我的家族中,从祖祖母的故事经常被提及,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经历和智慧对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从祖祖母的形象融入,描绘她如同一棵古老的树,根深叶茂,见证了家族的兴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老妇人坐在摇椅上,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背景音乐是悠扬的古琴声,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体现从祖祖母的形象。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great-great-grandmother”,虽然在称谓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亲属关系。
从祖祖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在描述家族历史和传统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家族故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些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祖】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始庙也。 、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 《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受终于文祖。 、 《荀子·成相》-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组词】
祖祢
3.
【祖】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祖,始庙也。 、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 、 《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受终于文祖。 、 《荀子·成相》-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组词】
祖祢
4.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