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28:37
“丈母”一词在中文里指的是妻子的母亲,即岳母。这个词汇直接反映了家庭关系中的亲属称谓。
在文学作品中,“丈母”可能会被用来描绘家庭关系、亲情或婚姻中的复杂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日常化,用于称呼或讨论与妻子母亲相关的事务。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人类学,可能会探讨“丈母”这一角色在不同文化中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丈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丈”字在古代有长辈的意思,“母”则指母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岳母”这一称谓更为常见和通用。
在**传统文化中,丈母(岳母)的角色往往被视为家庭中的重要长辈,她的意见和态度在子女的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传统观念有所减弱,但丈母的角色依然被尊重和重视。
提到“丈母”,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和谐、长辈的智慧和慈爱,以及在婚姻生活中的支持和指导。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人们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与丈母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到婚姻的幸福感和家庭的和谐。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是维持这种关系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丈母的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了我们的家。”
提到“丈母”,可能会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或是丈母慈祥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
在不同文化中,妻子的母亲可能有不同的称谓和角色定位。例如,在英语中通常称为“mother-in-law”,其文化含义和家庭角色可能与**文化中的“丈母”有所不同。
“丈母”这一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亲属称谓,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1.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