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18:38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由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原名为“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直译为“二十万里的海底旅行”。这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870年,讲述了主人公尼摩船长和他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海底的冒险故事。
在文学语境中,“海底两万里”通常指代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海洋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还探讨了科技、自由和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深海探索或未知的冒险旅程。在专业领域,如海洋学或科幻文学研究中,它可能被用作研究对象或讨论的主题。
同义词:深海探险、海底旅行、海洋冒险 反义词:陆地生活、地面探索、天空飞行
“海底两万里”源自法语“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其中“lieue”是法国旧时的长度单位,约等于4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成为了科幻文学中的一个经典符号,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在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对科技和未知世界的兴趣日益增长。《海底两万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冒险故事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这个词汇常常带给人一种神秘和惊奇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海洋、奇异的海洋生物和无尽的探索。它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
在我的童年,我曾读过《海底两万里》,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科幻文学。这本书激发了我对海洋和科学的兴趣,也让我开始梦想有一天能亲自探索海底世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海底两万里的深处, 尼摩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 穿越珊瑚森林,遇见奇异生物, 探索未知,追寻自由的梦想。”
想象一幅画面:深蓝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水面,照亮了海底的珊瑚礁和游动的鱼群。背景音乐可能是悠扬的海浪声和神秘的电子音乐,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虽然翻译略有不同,但都保留了原作的核心意义,即深海探险和科幻想象。
“海底两万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它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幻文学的魅力和它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也成为了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工具。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5.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