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55
“忠心耿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忠诚的心意非常坚定,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忠诚不渝,始终如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忠诚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忠心耿耿”常用来描绘那些忠于君主、国家或朋友的角色,如古代的历史小说或现代的忠诚故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朋友或家人的忠诚。在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或军事领域,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员工或士兵对组织的忠诚。
同义词:
反义词:
“忠心耿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忠心”指的是忠诚的心意,“耿耿”则形容这种心意非常坚定。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范围都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忠诚于君主、家庭和国家被高度重视。因此,“忠心耿耿”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定、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忠诚和坚定。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的忠心耿耿,即使在面临巨大压力和诱惑时,他们依然坚守对彼此的承诺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忠心耿耿如星辰,夜夜守护不曾眠。”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忠诚的狗守护主人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忠诚的誓言在耳边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yal to the core”或“devoted heart and sou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忠诚和坚定的意义是相似的。
“忠心耿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传达了忠诚和坚定的意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卢永祥见一个~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耿】 (形声。从火,圣(shèng)省声。本义:耳贴于颊)。 同本义。
4. 【耿】 (形声。从火,圣(shèng)省声。本义:耳贴于颊)。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