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6:07
“火炽”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火焰旺盛、炽烈,通常用来形容火势猛烈、热烈或情绪高涨的状态。
“火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火”指火焰,“炽”指炽热、旺盛。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炽”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热烈、猛烈的状态。
在**文化中,“火炽”常与热情、斗志等积极向上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力量和活力。
“火炽”一词给人以热烈、激动的感觉,联想到火焰的炽热和光芒,激发人的热情和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火炽”来形容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观众的热情如同火炽的火焰,让整个场馆充满了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火炽的激情,燃烧在心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在英语中,“火炽”可以对应“fiery”或“blaz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热烈、猛烈的含义。
“火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热烈、猛烈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合理运用“火炽”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炽】
(会意。从火,戠(zhí)声。本义:火旺)。
同本义。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
【引证】
《说文》-炽,盛也。 、 《考工记·钟氏》-三月而炽之。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组词】
炽火、 炽焰、 炽火、 炽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