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9:09
大发雷霆 的字面意思是指非常愤怒,情绪失控,以至于发怒的程度非常严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爆发,表现出极度的愤怒和不满。
在文学作品中,“大发雷霆”常用来描绘戏剧性的冲突场面,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激烈争吵或不满情绪的爆发。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讨论情绪管理或冲突解决。
“大发雷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中“大发”意为***或极度,“雷霆”则指雷电,比喻力量巨大。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愤怒如雷电般猛烈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强烈情绪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大发雷霆”常与权威和纪律相关联,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领导对下属的管理等。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对情绪控制的期待和规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通常与冲突和不愉快的**相关联。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有效地传达紧急和严重的情绪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在团队项目中,由于沟通不畅导致项目进度受阻,团队领导大发雷霆,那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怒火如雷霆般劈下,/ 震动了沉默的夜空,/ 每一声咆哮,/ 都是对不公的抗争。”
想象一下,一个愤怒的人站在风暴中,雷声隆隆,闪电划破天际,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象征“大发雷霆”的情感强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y off the handle”或“lose one's temp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情绪失控的概念。
“大发雷霆”是一个强有力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情绪的强烈爆发,也反映了社会对情绪管理的期待。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孙权听后大发雷霆,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被大将陆逊等劝止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雷】
4.
【霆】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霆,雷余声也 、 《尔雅·释天》-疾雷为霆。 、 《诗·大雅·常武》-如雷如霆。 、 《文选·张衡·东京赋》-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畏之如雷霆。 、 唐·李朝威《柳毅传》-千雷万霆。
【组词】
霆激、 霆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