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01:40
巴旦杏(Prunus dulcis)是一种原产于中亚和西亚的果树,其果实为坚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杏仁。巴旦杏的果实外壳坚硬,内部含有可食用的种子,即杏仁。杏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甜杏仁可直接食用,而苦杏仁含有氢氰酸,需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
在文学中,巴旦杏可能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坚韧或春天的到来。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直接用“巴旦杏”来指代杏仁或杏仁制品。在专业领域,如食品科学或农业,巴旦杏可能被详细讨论其营养价值、种植技术等。
同义词:杏仁、杏核 反义词:(由于巴旦杏主要指一种特定的坚果,反义词不太适用)
“巴旦杏”一词可能源自中亚地区的语言,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传播到其他地区。在不同的语言中,巴旦杏有不同的称呼,如英语中的“almond”。
在许多文化中,巴旦杏被视为健康食品,常用于制作甜点、烹饪和美容产品。在一些传统医学中,巴旦杏也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
巴旦杏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丰收的季节和自然的馈赠。它也可能唤起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以下为假设性内容) 在旅行中,我曾在一家小店品尝到用巴旦杏制作的甜点,那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巴旦杏可以被描绘为: “春风拂过,巴旦杏绽放, 点点白花,如星辰点缀夜空。 果实成熟,满载希望, 每一颗杏仁,都是大地的馈赠。”
巴旦杏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花园中盛开的花朵,或是市场上摆放的坚果摊位。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剥开坚果时的清脆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巴旦杏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地中海地区,巴旦杏常用于烹饪和制作甜点;而在亚洲,它可能更多地被用于传统医学和美容。
巴旦杏作为一种坚果,不仅在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文化和传统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解巴旦杏的多样性和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词汇,并在语言表达中更灵活地运用它。
1.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引证】
《说文》-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 《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 《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
2.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
3.
【杏】
木名。杏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引证】
《说文》。按,尚省声。-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 、 《管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 《庄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 、 《礼记·内则》-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组词】
杏苑、 杏林、 杏林得意
杏花。
【引证】
《红楼梦》-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组词】
杏雨、 杏腮、 杏装、 杏殇、 杏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