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5:25
“家翻宅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家中物品翻倒,房屋混乱不堪。基本含义是指家中秩序混乱,东西乱七八糟,形容家里非常杂乱无章。
“家翻宅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家庭秩序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家庭或环境的混乱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秩序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家翻宅乱”不仅仅是对物理状态的描述,也隐含了对社会秩序和家庭和谐的担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混乱、无序和不安。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或紧急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里因为孩子或宠物而变得非常乱,我可能会用“家翻宅乱”来形容这种状况,以此来表达对整理和恢复秩序的需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家翻宅乱如战场,尘埃落定待清明。”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散乱的家具、翻倒的物品和满地的杂物。听觉上,可能是混乱的噪音,如物品掉落的声音或人们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ess”或“in disarra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混乱和无序的概念是相似的。
“家翻宅乱”这个成语在描述家庭或环境的混乱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更准确和丰富地传达情感和描述场景。
聒聒聒,家翻宅乱不住吵,啾啾啾,鏖妻打妇常常闹。
你想那一年,我说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宝玉没急死了,闹得~。
1.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2.
【翻】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王维《辋川闲居》-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组词】
翻泊、 翻翔、 翻簸
3.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4.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