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04
“三亩宅”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面积约为三亩(一亩约等于*.7平方米)的住宅或居住地。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土地面积的计量方式,常用于描述农村或郊区的住宅面积。
在文学作品中,“三亩宅”可能被用来描绘一种宁静、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描述的田园生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拥有的小型农场或庄园。在专业领域,如房地产或农业,这个词汇可能用于精确描述土地面积。
“三亩宅”这个词汇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古代的土地计量单位“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从实际的土地面积描述扩展到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性描述。
在**文化中,“三亩宅”常常与田园诗意、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相联系。它反映了人们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梦想拥有一处三亩宅,可以在那里种植花草,享受与家人共度的宁静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三亩宅的怀抱里,我种下希望的种子,等待春风拂过,花开满园。”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绿油油的田野,几间简朴的农舍,远处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这样的场景与“三亩宅”紧密相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acre estate”或“small farm”,但这些表达可能缺乏“三亩宅”在中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色彩。
“三亩宅”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土地面积描述,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和文化象征。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一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方式。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亩】
(形声。小篆字形。从十,从田,久声。十,四方。本义:中国土地面积市亩的通称) 同本义,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
田垄。
【组词】
亩丘、 亩道
3.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