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5:40
“不世之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无法化解或极其深重的仇恨。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双方之间的仇恨极其深重,几乎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化解或和解。
在文学作品中,“不世之仇”常用于描述历史上的重大冲突或个人之间的深仇大恨,如家族之间的世仇、国家之间的战争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情感或情境。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等,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学术讨论中,描述某些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或冲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具体情境的不同。例如,“深仇大恨”更强调仇恨的深度,而“世仇”则强调仇恨的长期性和家族或世代间的传承。
“不世之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历史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端仇恨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不世之仇”常常与家族荣誉、忠诚和复仇等主题相关联。在某些历史故事或武侠小说中,家族之间的不世之仇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剧性的。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重大冲突和个人的深重痛苦,以及这些冲突和痛苦对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遇到“不世之仇”这样的情况,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这个词汇常常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古老的城墙下,
不世之仇如阴影长存,
家族的血脉,
在岁月的长河中,
诉说着无法和解的悲歌。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幅描绘古代战争或家族冲突的画作,画面中充满了紧张和悲壮的气氛。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古典音乐中的悲壮乐章,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blood feud”(血仇)在英语中可以传达相似的情感和情境。
“不世之仇”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还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和创作灵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