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7:19
捉生(zhuō shē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捕捉生命”或“捕捉生物”。在古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捕捉野生动物,尤其是用于狩猎或驯养的目的。
捉生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捉”(捕捉)和“生”(生命、生物)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捉生主要用于描述狩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但在特定语境下仍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狩猎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也是贵族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捉生因此与古代的狩猎文化紧密相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捉生可能让人联想到原始的狩猎场景,带有一定的野性和冒险感。在现代语境下,它可能引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捉生更多地与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而非传统的狩猎活动。例如,野生动物学家可能会使用捉生技术来研究动物种群。
在诗歌中,捉生可以用来描绘一幅原始森林的画面,其中猎人与野兽的较量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捉生可能让人联想到森林的静谧和猎物的呼吸声,以及猎人小心翼翼的脚步声。
在不同文化中,捉生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狩猎是一种神圣的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存。
捉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狩猎文化,也与现代的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与自然的关系。
1.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