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36:51
“吞象”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吞下大象”,通常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组织具有极大的胃口或野心,能够处理或承担超出常规范围的巨大任务或挑战。
在文学作品中,“吞象”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雄心壮志,如“他的野心如同吞象一般”。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过于贪婪或野心勃勃,例如“他的胃口大到可以吞象”。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公司或政治家的宏伟计划或目标。
“吞象”这个词汇可能源自于对巨大事物的比喻,历史上可能并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形容极大的野心或贪婪。
在**文化中,“吞象”可能与“蛇吞象”的寓言故事有关,这个故事通常用来告诫人们不要贪心不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巨大成功或利润的个人或组织。
“吞象”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想象一个人或组织试图吞下巨大的象,这种形象既荒谬又震撼,引发人们对野心和贪婪的深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总是超出常人的想象,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他“吞象”的能力无人能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吞象”:
他的梦想,如吞象般宏大,
在星辰的海洋中航行,
不畏风暴,不惧黑暗,
只为那一抹晨曦的光芒。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巨大的象前,张开双臂,仿佛要将其吞下。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可能伴随着一种震撼的音乐,如交响乐的激昂部分,增强这种宏大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意指承担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这个表达与“吞象”有相似的含义,都是形容过度的野心或贪婪。
“吞象”这个词汇在形容极大的野心或贪婪时非常有用,它通过生动的比喻,让人立刻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宏大或过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那些超出常规的雄心或贪婪行为。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