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57:35
吞金:字面意思是指吞下金属物品,通常指人故意或无意中吞下金子或其他金属物品。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组可能带有比喻意义,指消耗大量资源或财富。
“吞金”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吞”和“金”两个字组成,历史悠久,主要用于描述吞下金子的行为。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消耗大量资源。
在**传统文化中,金子象征财富和尊贵,因此“吞金”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现人物的绝望或极端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更多用于形容高消费或昂贵的事物。
“吞金”一词给人以沉重和悲剧的联想,尤其是在描述自杀行为时。在形容高消费时,则带有一种夸张和讽刺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朋友用“吞金”来形容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意指其消费水平极高。
在诗歌中,可以将“吞金”用于描绘一个贪婪的角色:
他贪婪地吞金,
金光闪闪,却填不满心中的空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allow gold”,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与中文中的“吞金”有所不同。
“吞金”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从字面意义到比喻意义,都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学*语言时,理解这些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