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19
独吃自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享受美食,同时也独自承担后果(如消化不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或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些人物的自私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直接批评某人的自私行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同义词:自私自利、独善其身、自顾自 反义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慷慨解囊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语言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自私行为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互助精神,因此“独吃自屙”这样的成语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反映了社会对个人主义行为的批判。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考虑他人,避免过于自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独吃自屙者,夜深梦回时,孤独与悔恨,如影随形至。”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独自坐在餐桌前,享受美食,但周围空无一人。听觉上,可能是孤独的餐具碰撞声,或是内心的自责和孤独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oking out for number one”,意指只关心自己,不考虑他人。
“独吃自屙”这个成语在描述和批评自私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的具体表现,还带有强烈的社会和文化批判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他做事总喜欢一个人~,不让别人沾边。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疴】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可声。本义:疾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疴,病也。 、 《洪范·五行传》-时即有口疴。
【组词】
疴疾、 疴痒、 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