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27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月亮周围出现光环预示着风,柱子基础湿润预示着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发生前的征兆或迹象。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天气预报,而是广泛应用于各种预示性的情境。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这个成语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智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人观察天象、预测未来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行为的变化,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团队中,如果有人开始频繁地加班,我可能会说这是“月晕而风”,预示着项目即将进入紧张阶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晕而风,星稀而雨,
古人的智慧,今人的预语。
础润而雨,叶落而知,
自然的律动,人间的预示。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d sky at night, shepherd'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ailor's warning”,这也是一种通过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的成语。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这个成语不仅是*文化中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智慧。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语言学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征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加深了我对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5.
【础】
(形声。从石,楚声。本义:柱脚石,垫在房屋柱子下的石头)。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说林》。-云蒸柱础润。
【组词】
础石;
6.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7.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8.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