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9:00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月亮周围出现光环预示着风,柱子下面的石墩湿润预示着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发生前的征兆或迹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自然现象的预兆,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事变化前的迹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他人注意即将发生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天气变化的先兆。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原意是描述自然现象的预兆,后来被广泛用于比喻人事变化前的迹象。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和人事变化。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敏感和预见。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预知未来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占卜和预测,以及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提醒朋友注意即将发生的变化。例如,当朋友的公司出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时,我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你们公司可能要有大变动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月晕而风,夜空中的预言,
础润而雨,大地的低语。
人事如梦,变化无常,
唯有自然,永恒的先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月亮周围有光环的夜空图,或者一幅湿润的石墩图。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或者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d sky at night, sailor's delight; red sky in the morning, sailor's warning”,用来描述天气变化的预兆。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的预兆,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敏感和预见。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成语。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人以此测于几先者,固古今一致也。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5.
【础】
(形声。从石,楚声。本义:柱脚石,垫在房屋柱子下的石头)。
同本义。
【引证】
《淮南子·说林》。-云蒸柱础润。
【组词】
础石;
6.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7.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8.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