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7:41
词汇“吝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定义,我将基于“吝”和“细”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来分析这个组合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结合这两个字,“吝细”可能指的是过分注重细节,以至于显得小气或不愿意大方地处理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吝细”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过于谨慎,不愿意冒险或付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过于计较小事,缺乏大局观。
由于“吝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通常“吝”字源自古代汉语,意指舍不得,而“细”字则有细致、细小的含义。
在某些文化中,过分注重细节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在其他情况下,这可能被看作是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表现。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过分计较和不愿意放手的负面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对那些过分注重细节的人的不满或厌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在决策时过于吝细的人,这可能会影响团队的效率和氛围。
在创作中,可以将“吝细”作为一个角色的特征,通过这个特点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整齐划一但缺乏生气的事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不断重复的、细致的指令或批评。
由于“吝细”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尽管“吝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对其组成部分的理解,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细微差别和潜在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1.
【吝】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引证】
《说文》。字亦作恡,作悋。-吝,恨惜也。 、 《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 、 《易·蒙》-以往吝。 、 《易·说卦》-坤为吝啬。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论语》。皇疏:“难惜之也。”-出纳之吝。 、 《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商甚恡于财。 、 《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 袁枚《黄生借书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马中锡《中山狼传》-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
【组词】
吝色、 吝情
2.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