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17
词汇“吝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吝”通常指吝啬、小气,而“顾”则有照顾、关心的意思。结合起来,“吝顾”可能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不够关心或照顾,表现出一种吝啬的态度。
由于“吝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或事物的冷漠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吝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由“吝”和“顾”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态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吝顾”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对他人不够关心的人。在强调互助和关心的社会中,这种态度可能会受到谴责。
“吝顾”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冷漠、自私的情感。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的整体印象,认为他们不够友善或不够体贴。
由于“吝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吝顾”来表达一种冷漠的情感:
在冬日的寒风中,
他对温暖的渴望吝顾,
任由心灵在冰冷中沉沦。
由于“吝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吝顾”的词汇。通常会使用其他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indifferent”或“uncaring”。
“吝顾”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冷漠态度。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某些情感和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吝】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引证】
《说文》。字亦作恡,作悋。-吝,恨惜也。 、 《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 、 《易·蒙》-以往吝。 、 《易·说卦》-坤为吝啬。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论语》。皇疏:“难惜之也。”-出纳之吝。 、 《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商甚恡于财。 、 《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 袁枚《黄生借书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马中锡《中山狼传》-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
【组词】
吝色、 吝情
2.
【顾】
(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顾,环视也。 、 《史记·项羽本纪》-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 、 《诗·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 《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战国策·燕策》-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组词】
顾瞻、 顾盼生辉、 顾返、 顾笑、 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