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6:02
词汇“多方百计”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多方”和“百计”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基本含义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不遗余力地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
“多方百计”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时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它传达了一种积极主动、不拘一格的态度,意味着不依赖单一方法,而是广泛探索和尝试。
“多方百计”作为一个成语,其使用历史悠久,源自中国古代的智慧和策略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更加灵活和广泛。
在中国文化中,强调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因此“多方百计”这样的成语在各种社会和商业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它体现了中国人解决问题时的全面性和深思熟虑。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进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不懈努力和智慧的运用。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轻易放弃,而应尝试多种方法。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多方百计”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在解决问题时的努力。例如,在准备一个重要的项目时,我会说我们“多方百计”地收集信息和准备材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我多方百计,不畏艰难,只为那一抹晨曦的光。”
想象一个人在图书馆中翻阅各种书籍,或者在办公室里忙碌地制定计划,这些场景都能很好地体现“多方百计”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no stone unturned”或“try every possible wa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多方百计”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在汉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非常有帮助。
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目的而后已。
年青人……生出一种反抗心:~思有以满足其性的要求。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