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9:21
词汇“多易多难”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多”、“易”、“多”、“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多易多难”字面意思是指事情如果处理得过于容易,往往会导致后续的困难增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过于轻率或简单化,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多易多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事物处理的一种哲学思考,即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寻找平衡。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智慧,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一时之便而导致更大的麻烦。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急于求成或轻视问题而陷入困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因为轻视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任务,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多易多难”,教训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易多难知不易,花开花落总关情。”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座看似简单的桥梁,但实际上设计复杂,承载着重要的交通任务。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讲述这个成语时的沉稳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re haste, less speed”,强调的是过于匆忙反而会降低效率。
“多易多难”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我在处理问题时要谨慎,避免因小失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全面考虑和细致规划的重要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3.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