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9:06
手起刀落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动作迅速、果断,就像手一抬刀就落下一样。基本含义是指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通常用来形容决策或行动的迅速和果断。
在文学作品中,手起刀落 常用来形容武侠小说中的剑客或刀客的快速攻击,强调其动作的迅猛和精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任何迅速完成的事情,比如“他手起刀落就把问题解决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决策中,这个词汇可以形容决策的果断和迅速。
同义词:干脆利落、雷厉风行、迅雷不及掩耳 反义词:拖泥带水、犹豫不决、慢条斯理
手起刀落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武术用语,最初用来形容剑术或刀法的快速和精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用来形容任何迅速和果断的行为。
在文化中,手起刀落** 常常与武侠文化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快速和精准动作的赞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高效和果断的决策,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行动力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因为它代表了果断和效率。联想上,我会想到武侠电影中的精彩打斗场面,或者是现实生活中那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听到领导使用“手起刀落”来形容他的决策过程,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和行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手起刀落,风卷残云, 一剑光寒,定乾坤。”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武侠人物在月光下手持长剑,动作迅捷而优雅。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剑刃划破空气的声音,清脆而有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wift and decisive" 或 "quick on the draw",虽然不如“手起刀落”那样形象和生动,但也传达了迅速和果断的含义。
手起刀落 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也被用来形容高效和果断的决策。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迅速和果断的行为。
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他~,把这个坏蛋给杀了。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3.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