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23
手账:手账是一种个人使用的记录本,通常用于规划日程、记录生活点滴、管理财务等。它结合了日记、日程表和笔记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设计和装饰手账。
手账一词源自日语“手帳”(てちょう),随着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个词逐渐被中文接受并广泛使用。手账的概念在20世纪末开始流行,随着个人定制化和DIY文化的兴起,手账的使用和制作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手账在东亚文化中尤为流行,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手账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在**,手账的流行也体现了年轻人对个性化表达和自我管理的重视。
手账常常与温馨、有序和创造性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记录工具,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通过手账,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
个人可能会分享自己制作手账的经历,比如如何选择材料、设计布局,以及手账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生活和学*。
手账可以被融入到诗歌或故事中,作为角色表达情感或记录生活的方式。例如,一个角色可能会通过手账来记录自己的旅行经历,每一页都充满了色彩和回忆。
手账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丰富多彩的贴纸、精致的笔迹和有序的布局。听觉联想可能包括翻页的声音、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手账的概念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手账通常与特定的文具品牌和设计风格相关联,而在西方国家,手账可能更多地与个人规划和时间管理工具相关。
手账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工具,不仅体现了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手账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账】
(古作“帐”。形声。从贝,长声。从贝,表明与财富有关。本义:账目,关于银钱财物出入的记载)。
同本义。
【引证】
《旧五代史》-每年造僧账二本,其一本奏闻,一本申祠部。
【组词】
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