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8:14
“三婆”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家族中排行第三的女性长辈,尤其是指祖母辈的亲属。在某些地区或方言中,它也可能泛指年长的女性,尤其是那些在社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或地位的老年妇女。
“三婆”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三”(排行第三)和“婆”(年长女性)组成。在传统**社会中,家族和辈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结构,因此这类词汇在日常语言中较为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年长女性在家族和社会中通常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三婆”这样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依赖。
提到“三婆”,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智慧和传统价值观。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回忆,以及对老年人的敬爱之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被称为“三婆”的邻居,她总是乐于助人,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对她充满敬意。她的存在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重要角色。
在创作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婆”:
在古老的村庄里,三婆的智慧如星辰般闪耀,
她的故事,如同流淌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
想象一位慈祥的老妇人,坐在摇椅上,轻轻摇晃,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这样的画面和声音可能会与“三婆”这个词汇产生强烈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婆”的词汇,但类似的尊称和角色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日本的“おばあさん”(obaasan,奶奶)。
通过对“三婆”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家族与社区的纽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