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2:13
词汇“烛红”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词汇,它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烛红”字面意思指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红色火焰或烛光的红晕。基本含义可能涉及到温暖、光亮、节日氛围等。
“烛红”这个词可能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它直接由“烛”和“红”两个字组成,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红色状态。在语言中的变化可能不大,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烛红可能与特定的节日或仪式相关,如圣诞节、婚礼或纪念活动,它象征着希望、爱情或纪念。
“烛红”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宁静和安全感,也可能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一个特别的夜晚,与亲友围坐在烛红的光芒下,分享故事和笑声,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寂静的夜里,烛红轻轻摇曳,如同心中不灭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安静的房间,一盏烛红的光芒在墙上投下柔和的影子。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增添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蜡烛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烛红作为一种温暖和光明的象征,可能在多种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情感联想。
“烛红”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温暖、光明和美好时光的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能够增添情感色彩和氛围的词汇。通过对“烛红”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1.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