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02
“不过如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情况并没有超出预期的范围,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事物或情况的评价,暗示其平凡、普通或没有达到更高的期望。
“不过如此”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事物评价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谦虚和含蓄是一种美德,因此“不过如此”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它常常用来避免直接表达负面评价,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传达不满或失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淡和失望。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没有达到预期或缺乏惊喜的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对一个朋友的提议感到失望,因为我觉得它“不过如此”,没有新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色不过如此,却照亮了夜的寂寞。”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平凡日常生活的画面,如普通的街景或日常的工作场景。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轻柔但略带忧郁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st so-so”或“nothing special”,它们在语境和使用上与“不过如此”有相似之处。
“不过如此”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帮助我以一种委婉和含蓄的方式表达不满或失望。了解其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有助于我更恰当地运用这个词汇。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引证】
欧阳修《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组词】
此等、 此生、 此地、 此个、 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