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09:55
“不远万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计较路途的遥远,形容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惜长途跋涉。这个成语强调了决心和毅力,通常用来描述某人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不远万里”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它体现了古代**人对于长途旅行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在文化中,“不远万里”常与忠诚、坚持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在的历史故事和现代社会中都有体现,如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的人们。这种精神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为了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而不远万里从家乡飞到另一个城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不远万里”的含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远万里的旅人,心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跨越山川,只为那一瞬的相逢。”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背着行囊,在夕阳下孤独地行走,背景音乐是悠扬而又略带忧伤的旋律,这样的场景让人深刻感受到“不远万里”的艰辛与美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avel across the globe”或“go to great length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决心和努力的概念。
“不远万里”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长途旅行的词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毅力和决心,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传达深刻的情感和坚定的态度。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来到中国。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1. 【万里】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