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5:43
“去杀”是一个动词短语,字面意思是指前往某个地方执行杀戮的行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涉及到暴力和死亡。
在文学中,“去杀”可能被用来描述战争、复仇或悲剧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电影情节或游戏中的动作。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法律,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具体的行动或命令。
同义词:屠杀、谋杀、暗杀 反义词:拯救、保护、救赎
“去杀”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持着其原始的暴力和死亡的含义。
在文化中,“去杀”通常与战争、武侠小说和历史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犯罪、法律和道德问题相关。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死亡和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与新闻报道中的犯罪**相关,或者在讨论历史战争时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去杀”来表达一种悲剧性的情感:
在血色的黄昏中,
他踏上了去杀的路,
心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战士手持武器,准备执行杀戮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壮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go and kill”,但其使用和含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所不同。
“去杀”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涉及到暴力和死亡。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情感影响,避免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词汇在文学和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平与和谐。
1.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2.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