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58
词汇“渔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或者在某些方言中使用。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渔采”字面意思是指捕鱼和采集。其中,“渔”指的是捕鱼的行为或职业,“采”则通常指采集植物、矿物等自然资源的行为。
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渔采”可能用来描述渔民和采集者的日常生活,或者用来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生态保护或传统文化的讨论中。
“渔”和“采”都是古老的汉字,其使用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含义也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渔采往往与自然和谐、简朴生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渔采者常被描绘为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形象。
提到“渔采”,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湖泊、广阔的海洋和勤劳的渔民,给人一种宁静、自然和勤劳的感觉。
在现代生活中,“渔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或传统生活方式时,这个词汇可以提供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视角。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渔采”来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
湖光山色间,渔采声声慢,
一叶扁舟过,岁月静好安。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渔民在湖面上撒网,采集者在岸边采摘野花,这样的场景会带来一种宁静和和谐的视觉感受,以及水波声和鸟鸣的自然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fishing and gathering”(英语),它们都描述了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
“渔采”作为一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