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6:57
“从中渔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利用某种情况或**来获取利益,通常是指在不正当或不公平的情况下获得好处。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团体通过利用他人的困境、错误或系统的漏洞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从中渔利”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源于渔业,原指渔民在鱼群聚集的地方捕鱼,后来引申为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获取利益。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不正当的获利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从中渔利”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到利用他人的不幸或弱点。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他人困难时趁机获利的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贪婪、不诚实和自私。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评价某人行为时更加谨慎。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在团队项目失败时从中渔利,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种行为让人感到不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阴影下,有人从中渔利,贪婪的手伸向破碎的心,攫取不属于他们的光明。”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的角落里,有人在偷偷数钱;听觉上,可能是硬币碰撞的声音,伴随着不怀好意的笑声。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profiteer”或“capitalize on someone's misfortune”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从中渔利”这个词汇在描述不正当获利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行为的本质,还反映了社会对这类行为的道德评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公平行为的批评。
广州解放后,地下庄就展开了人民币的投机‘炒卖’。他们制造黑市……乘机从中渔利。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