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4:21
渗入:指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通过微小的孔隙或表面逐渐进入或扩散到另一物质中。字面意思是从一个地方慢慢渗透到另一个地方。
“渗入”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渗”和“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渗漏”一词,意指液体慢慢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渗入”逐渐被用来描述各种物质的渗透行为。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渗入”常用来比喻思想、文化或影响力的逐渐传播和影响,如“西方文化渗入东方社会”。
“渗入”一词给人以缓慢、渐进的感觉,常与不可见、不易察觉的过程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隐秘、深入或潜在影响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水渗入墙壁或地板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损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渗入”来描绘情感的渐进:
爱如细雨,悄然渗入心田, 无声无息,却深植心间。
在英语中,“渗入”可以对应为“seep in”或“permeate”,用法相似,但“permeate”更多用于抽象概念的渗透。
“渗入”是一个描述物质或概念逐渐渗透的词汇,具有广泛的语境应用。它在文学、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渐进和隐秘的过程。通过对“渗入”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渗】
(形声。从水,参(shēn)声。本义:水往下渗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渗,下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谓润泽下究。”-滋液渗漉。 、 《汉书·扬雄传》-泽渗离而下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