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35:59
妄取:这个词由“妄”和“取”两个字组成。“妄”意味着不切实际、荒谬或不合理,而“取”通常指获取或采取行动。因此,“妄取”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合理或不正当的获取,通常指未经允许或不正当手段获取某物。
在文学中,“妄取”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如盗取他人的作品或财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贪婪或不诚实。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它可能特指非法获取财产或信息的行为。
同义词:盗取、侵占、非法获取 反义词:正当获取、合法拥有
“妄取”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妄”和“取”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的使用并不频繁,但随着社会对道德和法律的重视,其使用逐渐增多。
在强调法治和道德的社会中,“妄取”一词常被用来教育和警示人们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获取行为。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贪婪和违法行为。它提醒人们在获取任何东西时都应遵循正当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人妄取他人财物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也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和秩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妄取的影子悄然溜走,留下的只有道德的回声。”
视觉上,“妄取”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影或不透明的物体。听觉上,可能与警报声或警告声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llegally acquire”或“steal”,德语中的“unrechtmäßig erwerben”等,都有类似的表达,反映了不同文化对非法获取行为的共同谴责。
“妄取”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重视道德和法律,反对任何不正当的获取行为。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1.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