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5:54
“任性妄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任由自己的性子,不顾后果地****。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受约束、缺乏自制力,且常常做出不合理或不负责任决定的人。
“任性妄为”作为一个成语,其使用历史悠久,源自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描述现代社会中的行为问题时。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和“礼”,因此“任性妄为”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批评某些行为时仍然有效。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自私和冲动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这些行为的反感和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任性妄为而给自己或他人带来麻烦。例如,一个朋友可能因为不顾后果的投资决策而陷入财务困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他任性妄为,星辰也为之黯淡。”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不顾一切向前冲的人,背景可能是混乱或破坏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或混乱的噪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t on a whim”或“reckless behavior”,虽然这些表达没有完全对应“任性妄为”的负面含义,但都传达了某种程度的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任性妄为”是一个有力的词汇,用来描述那些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任性恣情,肆行暴虐。
“发往极边,充当苦差,永不释回”,因为他“在山西巡抚任内纵容拳匪,戕害教士教民,~”之故。
1.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3.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4.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