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1:06
妄人: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行为荒诞、思想不切实际、言行无理的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妄想之人”,即那些生活在自己幻想世界中,不遵循现实规则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妄人”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与社会常规相悖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往往带有讽刺或批判的意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轻蔑或嘲笑的语气,用来指代那些不切实际或不理智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中,可能会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描述类似的行为,如“妄想症患者”。
同义词:疯子、狂人、痴人、愚人 反义词:智者、贤人、明理人
同义词中,“疯子”和“狂人”更强调精神状态的不稳定,而“痴人”和“愚人”则更多指智力或判断力的不足。反义词则强调了理智、智慧和明理。
“妄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妄”字最初指虚妄、不真实,后来扩展到指不切实际或不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妄人”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荒诞、思想不切实际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妄人”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角色,因为他们的行为可能会破坏社会秩序或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循社会规范或不理智的人。
提到“妄人”,我可能会联想到那些行为古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个词带有一种轻蔑和不满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对方的不理智和不切实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提出不切实际想法的人,他们的计划往往缺乏可行性,这时我可能会在心里称他们为“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妄人”:
在这疯狂的世界里,妄人漫步,
他们的梦想,如同飘渺的烟雾。
不羁的心,跳动在无边的荒野,
妄人的歌,唱给寂寞的夜。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穿着奇异服装的人在街头表演荒诞的戏剧,周围的人或嘲笑或不解。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妄人”的形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ccentric”或“crackpot”,它们也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古怪、不遵循常规的人,但语气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妄人”这个词在我对语言的理解中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它帮助我表达对那些不切实际或不理智行为的批评。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时,我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1.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