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2:00
刑事警察:指专门从事刑事侦查工作的警察,他们负责调查犯罪案件,收集证据,逮捕犯罪嫌疑人,以及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
“刑事警察”一词源于对警察职能的细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形态的变化,刑事警察的职责和技能也在不断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刑事警察象征着法律和秩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他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成为公众讨论和娱乐的一部分。
刑事警察往往让人联想到正义、勇气和智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犯罪、暴力和危险的联想。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或亲身经历接触到刑事警察,这些经历可能影响个人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将刑事警察的形象与正义的象征相结合,创作出富有象征意义的诗句。
刑事警察的形象可能与警徽、警笛声、犯罪现场的黄色警戒线等视觉和听觉元素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刑事警察的角色和形象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责和目标通常是相似的。
刑事警察作为法律执行的重要力量,其形象和职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机制。
1.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
4.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