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48:11
书名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中文书写中标记书名、篇名、报刊名等作品名称。它的形状类似于两个对称的尖括号,通常成对使用,左边的称为“左书名号”,右边的称为“右书名号”。
书名号在中文语境中广泛使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口语中,书名号通常不会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描述或提及作品名称来表达。
书名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书籍名称通常用特定的字体或标记来表示。现代书名号的形状和用法在20世纪初逐渐标准化,成为中文书写中的标准标点符号。
书名号在中文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标记了作品名称,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在学术和出版领域,正确使用书名号是专业素养的体现。
书名号让我联想到知识的海洋和文化的传承。每当我看到书名号标记的作品,我都会感受到一种探索和学*的冲动。
在我的学术写作中,正确使用书名号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我会用书名号标记引用的书籍和文章名称,以确保格式规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书名号:
《月光下的诗篇》 《星辰的低语》 《时间的河流》
书名号让我联想到图书馆中整齐排列的书籍,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故事的世界。在听觉上,书名号让我想到翻书的声音,那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在英语中,书名、篇名等通常用斜体或引号来表示,如 The Great Gatsby 或 "To Kill a Mockingbird"。这与中文中的书名号有所不同,但都起到了标记作品名称的作用。
书名号是中文书写中不可或缺的标点符号,它不仅标记了作品名称,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书名号是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尊重。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