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3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31:40
“书卷”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卷轴,通常由纸或羊皮制成,可以卷起来保存。在现代汉语中,“书卷”常用来比喻书籍或学问,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意味。
“书卷”一词源于古代的书写材料,随着纸张的发明和普及,书卷逐渐被书籍所取代。在语言的演变中,“书卷”更多地被用作比喻,保留了其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书卷”象征着知识和智慧,是文人墨客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书卷”也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反映了信息存储方式的变迁。
“书卷”一词给人以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观过一些古代的书院和图书馆,看到那些保存完好的书卷,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书卷”:
墨香飘溢书卷间,
古韵悠长岁月边。
文人墨客留佳话,
书卷气中见真贤。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书房中翻阅着古旧的书卷,窗外是悠扬的古琴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深远。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roll”,它同样指代古代的卷轴,但在现代英语中,“scroll”更多地与电脑屏幕上的滚动条相关联。
“书卷”一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书写形式,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书卷”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文化深度。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